小米汽车再次爆火,看雷军的十八般营销武艺
文字 | 张少辉
编辑 | 三体君
从小米SU710月销量为20726辆,分别在新势力轿车销量榜、起售价20万以上轿车销量榜、中大型纯电轿车销量榜中斩获第1,到小米su7 ultra的爆火,小米汽车,宛如一条鲶鱼,悄然间激活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雷军在业界的营销才华广受认可,此次战役再次为他赢得了辉煌成就。审视小米汽车从亮相到上市的全程,我们察觉到它巧妙融入了十八项经典营销法则,这从另一角度证明了小米汽车的成功是实力使然。
他们究竟采取了哪些策略,又能给广大营销从业者带来哪些启示,让我们深入探索。
独特命名
常言道:“赠子千金,不若赐其佳名。”名字恰当,方能言之有理,这恰恰凸显了名字的关键作用。初闻SU7,或许众人皆不知其意,据雷军阐释,“SU”乃Speed Ultra之简称,而“7”则是遵循国内车型定位的常规认知所定的系列标识,小米内部商定将“SU7”读作“苏7”,意在使其听起来如同友人之名,倍感亲切。
显然,雷军的目标已大致达成。业界领袖周鸿祎对SU7的命名赞不绝口,认为S令人联想到奔驰S级,7则让人想到宝马7系,均为高端的象征。
这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真谛,即成功的品牌始于一个好名字,一个好的品牌名称能够迅速与消费者需求对接,降低宣传与教育成本。一个好名字的标准颇为直白:寓意美好、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易于传播。
讲好故事
三年前,当雷军着手开展汽车业务之际,他向公众立下一个FLAG,表明这将是他的终极创业之旅,并投入了自己的全部身家。这无疑是一个成功企业家不顾成本、再度出发的鼓舞人心的故事,消费者对此十分买账,成效有目共睹,众多消费者因这个故事而对小米汽车满怀无尽的期待与幻想。
为何讲故事的效果这么显著呢?原因在于,相较于直白的信息传递,人类的大脑更倾向于铭记那些充满波折的故事情节,这或许是人类的天性使然,正如我们孩童时期,皆喜爱聆听故事一般。产品营销领域亦是如此,人们已对单纯罗列产品特性的广告感到乏味,但对于通过故事包装的宣传却毫无招架之力。要想营销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构思并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强化对标
自涉足造车领域之初,小米便持续以行业标杆特斯拉、保时捷等为参照,这无异于间接向消费者传达信息:小米汽车旨在融合“特斯拉的品质与保时捷的风范”,让消费者对小米汽车形成了直观的认识。此举无形中提升了小米自身的地位,犹如“借助巨人之力,成就自身之伟”。
在展示小米SU7产品价值时,雷军直接将各项性能指标与特斯拉进行对比,凸显其优势,成效显著。乃至在发布会上的定价环节,雷军也毫不讳言地表示是对特斯拉的致敬,明确表明SU7比特斯拉Model 3便宜3万元,这是一种巧妙的“借力打力”。同样,食品行业的蒙牛在初创时期,也将自己定位为内蒙古的第二品牌,以伊利为前辈,这一策略同样达到了异曲同工的效果。
这启示我们:对于行业的新进入者而言,选定对标对象并紧随其后,是迅速提升地位、扩大影响力的有效策略。此外,通过比较展现价值——单纯陈述自身指标,消费者难以形成具体概念,因为仅凭单一指标,消费者无法评判优劣、高低。唯有借助社会公认的衡量标准,将自己的指标与该标准进行对比,消费者才能形成更加明确的认识。
量化价值
小米汽车在推广时,所列举的各项参数、指标纷繁复杂,诸如21000rpm的超强电机、整车玻璃面积达到5.35平方米、紫外线阻隔率高达99.9%……暂且不论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如何,单从这些数字来看,消费者首先感受到的是小米的严谨态度、专业水准以及可信度。这无疑比那些只会空喊口号的宣传方式要实在得多,效果强上百倍。
为何数字能产生如此显著的效果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在广告泛滥的今天,人们对于那些定性的描述已经变得麻木,甚至产生了排斥和怀疑的心理。相反,那些可以量化的数据往往更能彰显企业的专业性和严谨性,从而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并进而赢得他们的信任。
先行主张
在小米汽车的喷漆工序车间,雷军提及小米汽车采用了8层喷漆工艺,听起来颇为高端先进,但实际上这是行业内已相当成熟的工艺,并无特别之处。然而,小米是首个公开提及此点的品牌,这使得它成为了小米的一个卖点。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小米SU7的发布会上,雷军阐述了许多人性化的设计细节,而这些设计其实造车新势力们也在实施。雷军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率先在发布会上将这些设计作为重要卖点来宣传,提升了它们的层级。这让笔者联想起乐百氏的经典案例,当年乐百氏声称其每一滴水都经过27层净化,这在行业内其实是一项较为基础且常规的操作,并非乐百氏独家创新,但乐百氏却因此卖点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
这让我们领悟到了一个营销的核心原理:在技术层面,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我们不能将消费者视为专业人士。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消费者应当了解的技术细节,实际上他们可能并不清楚。从传播的角度来看,谁能率先将这些技术信息传达给消费者,谁就能在消费者心中占据优势地位。
客户思维
在小米SU7的发布会上,雷军并未骄傲自满地夸赞自家产品,而是始终保持谦逊态度,强调要无愧于米粉的信任,并从米粉的角度出发,致力于满足其需求,仅凭这一点,雷军就已占据优势。这也让笔者回想起多年前雷军与董明珠之间那场10亿元的赌约。
雷军曾提到,他的团队总共有4000人,其中2500人专注于与客户沟通,这充分展现了雷军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那么,客户思维究竟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客户思维即是从客户的视角出发,去感知他们的感受、情绪、需求及立场,并据此有针对性地满足客户的情感与物质需求,确保客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时,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舒适、安全、可靠的体验,让客户感受到你的关怀与重视。
在实际工作中,客户思维渗透于各个环节:无论是简单的对话、工作的细微之处、宣传材料的制作、留言的回复,还是产品的人性化卖点等,都能体现出客户思维的存在。
解决痛点
在SU7的发布会上,雷军提及自己家乡多雨,因此特别为SU7配备了四把雨伞,这一细致入微的设计定能触动众多消费者的心弦,因为它源自生活,从实际场景出发,精准解决了用户的痛点,类似的贴心设计不胜枚举。
又如导航支架,雷军表示,市面上众多手机支架均不尽如人意,因此作为手机厂商涉足造车领域,他们决心攻克手机支架这一痛点,这一举措真正击中了广大车主的痛点。
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启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解决用户痛点是首要原则。痛点根植于消费者的基本需求之中,往往反映了消费者最迫切、最关键的需求,诸如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困扰,若不及时解决便会令人感到不适、困扰,这些便是痛点。倘若忽视解决消费者的核心痛点,无论采用何种营销策略,都如同竹篮打水般徒劳无功,犹如隔着靴子搔痒,难以触及根本。
重视细节
在发布会上,雷军分享了许多充满人性关怀的小细节,每一个都透露出他的深思熟虑与良苦用心。例如,那款集照明灯、破窗器、割刀、充电宝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手电筒,几乎涵盖了车上可能需要的所有小功能,这些细节的处理确实下足了功夫,极为周到,从而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与好评。
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当某一行业步入激烈竞争的阶段,营销的成败往往取决于细节。谁能更加沉稳地专注于细节,更巧妙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谁就能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取得最终的胜利,这便是细节营销的真谛。顾名思义,细节营销意味着在营销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设身处地地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为消费者考虑。无论是产品、价格、渠道还是促销等各个营销方面,都要从细节做起,更加注重人性化,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让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商品时感受到更多的便利、安全、舒适,并获得高性价比的体验。
透明工厂
在小米SU7的宣传推广阶段,雷军提出了“透明工厂”的理念,他亲自穿上小米工厂的工作服,引领消费者深入工厂的各个生产环节,这一举动为小米赢得了大批粉丝。毕竟,敢于向消费者展示生产细节的工厂并不多见,这无疑彰显了企业的自信与真诚。
许多西方的标杆企业也采用了类似的做法。多年前,大众汽车在德累斯顿市中心的易北河岸边建造了一座“透明工厂”,将车型的展览与生产流程融为一体,让参观者能够亲身感受从生产到交付,再到试驾的全过程。大众公司的这一举措赢得了行业内的广泛赞誉,也收获了全球消费者的信赖。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制造业与消费者之间最大的隔阂在于信息的不透明,工厂就像一个神秘的盒子,产品的生产过程对消费者来说难以窥探。由于这种不了解,消费者会产生疑问、好奇,甚至担忧。
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信任,建立在对更多真实信息的了解和确认之上,这需要充分且真实的数据来展示商品的材料、质量、性能、生产进度乃至成本。
“透明工厂”无疑是一个极佳的策略,它能够消除消费者的疑虑,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
制造悬念
小米SU7的首场发布会开创了行业新风尚,仅展示产品而不透露价格,巧妙设置悬念,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米粉的好奇心与期待感。在第二次发布会前夕,价格成为了众人热议的焦点,这个悬念如同在消费者心中种下了一颗待解的谜,不揭开谜底便让人心痒难耐,最终取得的成效异常显著。
在此,雷军运用了一项营销策略——悬念营销。所谓悬念营销,即通过构建悬念持续牵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它涉及提炼一至两个引人入胜的卖点,并随着推广的推进逐步揭晓,而非一次性展示全部卖点,保留部分信息,逐步加深冲突,将最精彩的部分留作压轴。悬念设置得越巧妙,越能吸引眼球。
表面上看,悬念营销似乎推迟了部分卖点或信息的展示,但实际上,它延长了人们对营销主题的感知时长。通过制造悬念,消费者的注意力在特定时段内被高度聚焦,为接收广告内容营造了更佳的接受氛围和心理预期。
当然,设计悬念时需力求巧妙、自然、合乎逻辑,避免给消费者留下生硬或刻意造作的印象。
制造话题
要是没话题可聊,就自己制造一个,比如开发布会但不公布价格,让大众猜测,这样大家就都聊上了,小米SU7就火了。
雷军看到演员张颂文在微博上调侃,便在网上回应说要送他一辆小米SU7,张颂文也回应了。这一互动,又成了热议话题,给小米带来了很多关注。
这事儿告诉我们:网络时代,流量为王,话题和热点是超级传播力,能制造话题、跟上热点,营销效果就能翻倍,甚至爆炸式增长,传统营销手段比不上。
互动营销
小米SU7的推广过程中,雷军并未仅仅采取单向宣传的方式,而是与米粉进行了大量的双向交流:他邀请米粉参观小米科技园,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积极互动,并针对消费者对价格的猜测给予适时回应,这些都是他与消费者之间的深入交流。
在这个环节里,雷军运用了一个关键的营销策略——互动营销。互动营销的核心在于商家与客户之间的双向交流,而非单向的信息传递,这体现了传播的本质。互动性正是互动营销的灵魂所在。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在营销推广时,若能认真回复粉丝的留言,用心倾听粉丝的心声,并与粉丝展开充分的互动,便更能赢得粉丝的情感共鸣。这就像朋友间的对话,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建立起一种特殊的情感纽带,而非仅仅基于利益的连接。
此外,互动营销往往更能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激发舆论的关注,从而达到更佳的宣传效果。
社群营销
在社群营销领域,雷军是个老手。小米初创时期,雷军就着手构建粉丝社群。可以说,小米模式的核心在于社群经营。
凭借社群经营,小米手机还未面市,就已在论坛积累了50万用户基础,至2015年,小米论坛的用户数量已膨胀至3000万。小米不仅在线上设有论坛,还组织线下活动,既有粉丝自发的活动,也有小米官方举办的同城聚会。此外,小米还举办年度庆典——米粉节,与消费者进行高频且深入的互动,深入洞察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多年来,小米积累的米粉群体,成为了其免费的推广力量,为小米节省了大量营销成本。在小米SU7的宣传推广中,米粉们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里所指的社群营销,是指在数字化时代,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将有共同兴趣、认知和价值观的用户集结成社群,通过建设、管理和运营社群,与用户实现深度交流,构建稳固的用户关系,吸引并转化潜在客户为忠诚用户,从而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最终实现品牌传播和销售转化。
社群营销是移动互联时代极具价值的营销手段,有助于增强客户忠诚度和黏性,降低营销成本,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提高新产品的成功率。
意见领袖
此次发布会,雷军成功激发了众多意见领袖的共鸣,浏览抖音热点榜,随处可见各意见领袖对小米SU7上市的点评,众人唯恐错失这股热潮。
“意见领袖”并非新兴概念,它最早源自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的提出。意见领袖指的是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专业知识或声望的个人,他们的意见对周围人具有显著的影响力和说服力。
意见领袖通常社交广泛,信息来源多元,频繁接触大众传播内容,对时事新闻保持高度关注,并常发表个人见解。鉴于意见领袖对周围人群行为的引导作用,企业在产品推广时,有效利用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往往能起到显著的放大效应,达到事半功倍的推广效果。
借力使力
出乎很多人意料,小米SU7发布会现场,雷军竟然邀请了众多友商领导出席。望着那一列汽车行业的“巨头”,大家不禁觉得这似乎是个汽车行业大会!雷军这一手确实巧妙,既让友商们有了展示机会,又凸显了自己的业界地位,还巧妙地减少了同行的竞争对立。在这里,雷军运用了一个广为人知的营销技巧,那就是“借势”。简单来说,就是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借助他人的影响力,达到营销上的突破。直白地说,就是和业界高手同台,以此映衬自己也是佼佼者。这种借势的做法,往往能达到以小博大的宣传效果。
超级代言
雷军不知何时被冠以“雷布斯”的称号,成为了小米手机的形象大使。这次小米汽车的发布,雷军再次以最强代言人的身份亮相,他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气质为小米汽车增添了独特的韵味。
企业领导人运用自身形象为自家产品做宣传,这种做法已经屡见不鲜。将领导人的精神和产品的价值观相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品牌策略。
企业领导人亲自为自家产品代言,无疑能够展现企业文化,彰显对产品的坚定信念,缩短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毕竟,推销产品的核心在于推销其背后的文化和价值观。就像董明珠之于格力,任正非之于华为,他们的代言都成为了业界的佳话。
打造人设
雷军身为小米的创立者,深知自己的个人形象能为产品带来特定的价值观念和特质。作为武汉大学的杰出校友,雷军通过捐款建设科技楼、设立卓越奖学金以及为武大校友提供优先试驾会等措施,展现了他作为企业家的广阔胸怀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雷军还向公众展示了一个不善言辞却温文尔雅,兼具工程师和技术专家身份的亲民形象,这些都为小米品牌增添了不少光彩。
这里提到一个概念,即创始人形象塑造。
创始人形象是创始人对自己的期望、要求和塑造,同时也是他人和社会对创始人的整体评价。企业创始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往往与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紧密相连,而这些又直接决定了企业对待客户的态度以及产品能为消费者创造的价值。因此,创始人形象会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企业及其产品的看法。
鉴于此,企业创始人需要像定位产品一样定位自己,根据自己的产品定位来打造独特的个人形象。
先价值后价格
回看小米SU7的整个发布流程,可以整理出这样一个逻辑:先是强调价值,随后揭晓价格。先是采用多种方法将产品的价值大幅提升,直到消费者接受并形成了高心理预期,再以一个相对较低的价格出现,使米粉感到物超所值。这一策略极为巧妙,与某些车企单纯依赖价格战不同,价格战虽能短期见效,但长远来看往往是损人不利己。
在此过程中,雷军运用了一个关键的营销原则,那就是在产品推出时,必须首先强调价值,然后才谈及价格。先强调价值,消费者就能充分认识和认同产品的价值,从而产生享受价值的心理预期。此时再公布价格,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就会降低,接受度也会更高。反之,如果先公布价格,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因价格高而不愿深入了解产品价值。
由此可见,小米SU7的火爆并非偶然,其中小米营销技巧的熟练运用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每个人去研究和借鉴。这些营销工具和方法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适用性,关键在于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搭配,运用得当。
免责声明
我们尊重每一位原创作者的心血,转载均注明文章作者及来源。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关于我们:
洞察全球商业规律与趋势、助力中国企业征战全球;我们提供出海一站式服务、目标市场出海深度考察与资源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