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欧市场考察之旅

苏东剧变后,“东欧”的概念被地理意义的“中东欧”取代,中东欧的概念被泛化和模糊。
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位于欧洲中部,四国合称维谢格拉德集团。四国地理位置优越,是从东向西进入欧洲的门户,中国产品可由此辐射到整个欧洲。
中东欧相当于欧洲国家中的“新兴经济体”,传统上依赖欧盟的技术和资金。中东欧国家在技术上与西欧紧密相连,部分产业具有比较强的优势,可为我所借鉴吸取。但另一方面,由于中东欧国家通常不具备完整的经济结构,对中国的新技术和基础建设方面的经验具有强烈的需求。
2012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宣告成立。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有着深厚历史联系、互补发展优势、强劲合作需求、共同振兴愿望,是长期友好的合作伙伴。合作机制成立以起,聚焦务实合作,已建立起以领导人会晤机制为引领,涵盖经贸、文化、教育、青年、农业、旅游、科技、卫生、智库、地方等多领域的合作架构,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为深化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双边关系、丰富中欧关系内涵发挥了积极作用。
【双方合作不断深化】
2012年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年均增长8.1%,中国自中东欧国家进口年均增长9.2%。从商品结构来分析,机电产品占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进口、出口商品的比重均达70%左右。
截至目前,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双向投资规模接近200亿美元。2023年一季度,中国对中东欧国家全行业直接投资同比大幅增长148%。
2022年,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签署工程承包合同达93.6亿美元。
“中方计划今后5年从中东欧国家进口累计价值170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争取实现未来5年中国从中东欧国家的农产品进口额翻番,双方农业贸易额增长50%”“加强文化、教育、旅游、体育、媒体、出版、智库、青年、地方等领域交流合作。”
——选自“习近平在2021年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
【行程亮点】
捷克:
1、不一样的工业4.0
捷克是老牌的工业强国,重工业基础雄厚。捷克斯洛伐克原为奥匈帝国的工业区,70%的工业集中在此,二战以前捷克斯洛伐克经济水平在欧洲位列第四。如今在16个中东欧国家中,捷克经济最为发达。捷克的工业4.0更注重吸收来自世界其他先进国家的工业化理念,针对自身不足给予个性化改进,独具自身特色。
2、中东欧规模最大——布尔诺工业机械展览会
捷克布尔诺工业机械展览会(MSV)是中东欧最大规模、影响力最大的工业机械展览会。自1959举办至今,是国际展览联盟支持的国际性大展之一。2022年展会总面积55000平方米,参展企业960家,参展人数达84210人。
布尔诺展览中心(简称BVV)位于捷克共和国布尔诺,它成立于1928年。展览中心占地近67万平方米,总展览面积20万平方米。每年举办的展会有:教育展、电子电工展、轻工纺织展、汽配展、工业机械展、消费品及礼品展等。
3、中资在捷成功案例
长虹欧洲电器有限公司位于捷克宁布尔克市,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家电企业在欧洲自主投资的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是目前中国在捷克已建成的规模最大的制造型企业,主要产品为平板电视,设计年产能100万台,2007年投产。其生产的平板电视成功进入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市场。2016年5月,长虹宣布在中捷克州宁布尔克市成立欧洲研发中心。
斯洛伐克:
1、独一无二的居中优势
斯洛伐克位于欧洲地理中心,500公里范围内有慕尼黑、维也纳、布拉格、布达佩斯、威尼斯等国际化城市。首都布拉迪斯拉发距离维也纳仅80公里。高性价比的劳动力水平和国家政策优势,使斯洛伐克成为国际大企业新的热门投资地。大众、宝马、起亚均在斯洛伐克设厂,联想欧洲北非技术支持中心设在斯洛伐克。便利的中心位置使斯洛伐克成为中东欧重要的物流基地。
2、中资在斯成功案例
天胜轴承成功撬开欧洲市场。2008年之前,天胜轴承集团有限公司的轴承没有成批出口到欧洲。天胜集团出资收购了斯洛伐克ZVL公司,在2008年初成立新的天胜轴承斯洛伐克公司。当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导致天胜集团在美国销售量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凭借斯洛伐克公司打开欧洲市场,实现整体出口增长的业绩。
匈牙利:
1、经贸合作区
中国在匈牙利有两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中匈宝思德经贸合作区和中欧商贸物流园。烟台万华集团收购的匈牙利宝思德化工公司项目,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最大的投资项目。华为公司在匈牙利设立了欧洲供应中心和欧洲物流中心。中国银行匈牙利子行成为中东欧地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中方在匈投资涉及化工、金融、电信、基建、物流、汽车、新能源、中医药、安防科技等领域。匈塞铁路、考波什堡100兆瓦太阳能电站项目、比亚迪电动大巴、宁德时代等一大批重点企业和项目在匈落地生根。
2、向东开放对接一带一路
2010年,匈牙利政府提出“向东开放”政策,与2013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全国建有200多个工业园,适合企业直接投资入驻。优惠政策和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中资企业入驻匈牙利。
3、中资在匈成功案例
华为匈牙利公司及欧洲供应中心。华为公司于2004年进入匈牙利通信市场,2005年起以子公司形式运作。华为2009年成立欧洲供应中心,欧供中心在匈牙利设有2个合作工厂和1个物流中心,为匈牙利创造近2000个就业岗位。
宁德时代的匈牙利工厂项目投资总额73.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505亿元),规划电池产能为100吉瓦时。是匈牙利有史以来最大一笔外国投资,也是十年来欧洲五大绿地投资之一。2022年9月5日,宁德时代在匈牙利东部城市德布勒森签署预购地协议,启动匈牙利工厂项目。
联想集团在乌洛(Ullo)设厂的投资也得到匈牙利政府的大力支持,建设耗资82亿匈牙利福林(1人民币约合50福林),匈牙利政府直接提供了20亿福林拨款。2022年6月14日,联想集团在匈牙利古镇于勒(Ullo)的工厂正式投产,该厂每天可生产1000台服务器,4000台工作站;
【行程安排】

某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英才名匠”走进阿里巴巴
50位“英才名匠”优秀领军企业家到杭州万事利集团、吉利汽车集团、阿里巴巴集团、华立集团、娃哈哈集团、梦想小镇研修 !企业家参访标杆、学习标杆、超越标杆,先僵化、再优化,最后再固化。阿里巴巴集团是全球数字经济的标杆企业,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经验。目前已经发展为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物流骨干网、健康文娱、跨境贸易、人工智能等一系列业务的全球化高科技公司。学习阿里巴巴企业文化、管理三板斧和数字化,走进阿里巴巴游学。
参观比亚迪
比亚迪凭借硬核的作风和对技术执迷的追求,硬是从电池、汽车两个原本互不相干的领域杀出了一条血路,并且比亚迪超上汽,已经成为中国市值最大车企!企业家亲临比亚迪、参访标杆企业、学习标杆企业,不断对标,持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标一流企业经营管理实战经验,与一流道场中的专家对话,与同行者切磋,碰撞观点,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中突破经验的限制,用独特视角洞见商业本质,把握方向和格局,建立适应未来的新系统,实现增长。比亚迪凭借独特的垂直整合模式,成功打造了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创新平台,在IT、汽车等多个领域不断推出领先世界的
走进菲尼克斯
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目前在全球近四十个国家拥有子公司,五十多个国家设有代表处。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自1993 年扎根南京,坚定与中国产业共同发展,成为德国集团海外最大的研发和生产基地、集团三大竞争力中心之一。企业家参访标杆、学习标杆、超越标杆,先僵化、再优化,最后再固化。企业家亲临标杆,寻找与一流企业差距,建立追求卓越的思维模式;不断对标,持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发现和一流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背后的结构,有所创新与突破。
学习腾讯
企业家游学腾讯,参访标杆企业,标杆学习最好的方式是先僵化,再优化,最后再固化。腾讯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考察研学腾讯,学习腾讯的组织、文化和数字化创新,企业家学习标杆企业就是要走进标杆,学习原汁原味的标杆。企业家访学腾讯,提高认知和拓展视野,选择专业机构三体文明游学。
逃离“百度式”平庸:用终局思维打造不可替代的战略优势
终局战略为企业在不确定时代提供了关键指引,通过精准判断未来市场趋势,助力企业提前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从0到15亿:安克创新如何用“本土化”策略打开全球市场?
在许多企业为创新方向发愁时,安克创新的成绩令人羡慕。但我们不禁想问:它是如何做到的?一家跨境电商企业,是如何成功打造自有品牌的?在发展过程中,它克服了哪些挑战?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稻盛和夫:越难的事,越要做
标杆企业、标杆企业参访、游学、稻盛和夫、智能制造、标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