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5亿:安克创新如何用“本土化”策略打开全球市场?

文字 | 三体君
编辑 | 三体君
提到安克创新,可能有些消费者不太熟悉,但你很可能用过他们的产品,比如充电宝、家用摄像头、无线蓝牙音箱和投影仪。
是不是觉得很常见?
虽然普通用户可能没怎么听过这家公司,但它在行业内非常有名:
安克创新是全球数码充电领域的巨头,连续四年入选BRAND 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即使在2021年亚马逊的合规整治中,它也是少数营收和利润持续增长的企业之一。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达到164.5亿元,同比增长39.56%,净利润为15.29亿元,同比增长22.21%。
在许多企业为创新方向发愁时,安克创新的成绩令人羡慕。但我们不禁想问:它是如何做到的?一家跨境电商企业,是如何成功打造自有品牌的?在发展过程中,它克服了哪些挑战?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思想的出路
1.起步期:抓住电商渠道红利,迅速发展
安克创新作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品牌运营商”,其发展历程堪称中国3C品牌国际化的典范。公司成立于2011年,最初名为“湖南海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海翼电商),如今以充电产品闻名。最初,安克创新通过在美国注册品牌Anker,并在亚马逊平台上运营,逐步打开了国际市场。
创始人阳萌凭借计算机背景,选择从消费电子领域切入。2010年至2011年,随着iPhone 4的发布,智能手机市场迅速增长。安克创新分析了自身实力,决定避开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转而专注于手机配件。当时,手机配件主要分为三类:保护类(如手机壳、膜)、声音类(如耳机、音箱)和充电类(如充电器、充电宝、充电线)。阳萌认为,保护类产品技术门槛低,难以差异化;声音类产品专业性较强,资源有限时难以涉足;因此,团队选择了充电配件作为切入点。
随着智能手机换机潮的到来,许多用户面临充电器不兼容的问题。安克创新抓住这一痛点,推出了兼容苹果和安卓系统的万能充电器,通过国内代工生产,以“同质不同价”的策略赢得了市场。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用户需求,也为公司积累了初期的发展资本。
此时,安克创新充分利用了早期做电商的经验。通过利用国内外市场的价格差异,公司迅速赚取了第一桶金——月销售额突破100万美元。然而,阳萌深知代工模式不可持续。他曾表示:“从一处采购产品,贴上自己的品牌,再通过其他渠道销售,本质上是一种套利行为。”他进一步指出:“套利行为难以持久,信息差终将消失。真正的出路在于打造品牌价值,创造溢价。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自主研发,生产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
那么,什么是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答案在于洞察用户需求。正如德鲁克所说:“创新往往源于市场和顾客的需求,需求是创新之母。”例如,安克团队注意到亚马逊平台上许多用户抱怨苹果充电线易损坏。基于这些反馈,团队研发了一款名为“拉车线”的充电线,其强度足以承受两辆车的拉力,远超原装线的耐用性,成为产品的核心卖点。
凭借优质的产品和电商平台的支持,安克创新成功吸引了首批忠实用户。
2.成长期:全品类扩张
既然已经涉足充电线领域,安克创新开始探索消费电子产业链的其他机会。这得益于其敏锐捕捉海外用户需求的能力。举个例子:
国内监控产品通常以清晰度(如2K、4K、8K)作为核心竞争力,清晰度越高,竞争力越强。然而,安克推出的一款清晰度并不高的摄像头却在国外大受欢迎。原因在于其对用户使用场景的深刻理解。
美国许多家庭住在小别墅中,摄像头通常安装在屋檐下或院子里的树上。基于这一场景,安克意识到海外市场需要无线摄像头。此外,他们发现市面上大多数摄像头的待机时间仅为30到90天,用户每隔1-2个月就需要爬上梯子取下摄像头充电,非常不便。
针对这些问题,安克创新将其充电宝技术应用于新产品,开发出一款待机时间超过180天的摄像头,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3.2021年,安克创新的调整期
早在2016年,安克创新已在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占据重要地位。然而,消费电子行业的“脆弱性”和大单品的“可替代性”,决定了安克的品牌化之路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挑战。
从安克创新的产品线来看,阳萌无疑是成功的。公司主要聚焦三大类产品:
首先是其核心业务——充电类产品,以“Anker”品牌为主,涵盖数码充电及周边设备、家用光伏和储能相关产品。
安克创新不仅涉足智能创新产品和无线音频产品,还凭借精准的市场洞察和品牌建设,迅速从代工模式转型为品牌化运营。业内人士认为,其成功得益于中国制造业的全球领先地位和海外电商的快速发展。中国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帮助安克创新快速将产品推向全球,而海外电商的普及则为公司提供了高效的市场需求信息,增强了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
然而,消费电子行业技术更新快,市场竞争激烈。如果安克创新只专注于单一品类,抗风险能力会大大降低。因此,公司从单一产品突破,逐步扩展到相关品类,如摄像头、充电宝等,不断巩固技术优势,抓住市场机会。随着技术和市场积累,安克创新从最初的充电宝、充电线等产品,逐步扩展到电子监控、蓝牙音箱等领域,最终成为跨境消费电子品牌的领军企业。
类似的企业发展路径在国内并不少见。例如,华为从交换器起步,逐步扩展到通讯解决方案;比亚迪从电池切入,最终进入汽车制造领域。这些企业通过放大自身优势,实现了战略上的成功。
安克创新的发展也经历了调整期。2021年,亚马逊大规模封禁违规卖家,许多国内头部卖家受到影响,安克创新也难以幸免。由于当时公司一半以上的收入依赖亚马逊,安克创新开始调整策略,降低对单一平台的依赖,并持续推进渠道改革。同时,公司注重产品、供应链、渠道能力的提升,并加强组织人才建设,践行“追求第一性、求极致、共成长”的价值观,确保组织与战略的一致性。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安克创新在全球化过程中采取的具体行动和策略,使其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典范。
行动的出路
1.产品力的建设:忠于客户反馈,不断更新迭代
① 构建基于用户反馈的产品管理体系(2011年-2018年)
安克创新在成立初期,专注于亚马逊平台,建立了一套高效、精准的用户反馈处理系统(VOC),确保产品细节符合用户需求和期望。这一机制显著减少了主观决策的不确定性,将用户导向和数据驱动深入组织内部。
例如,针对消费者反映充电线易损坏的问题,工程师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质量标准:数据线需承受10公斤重物拉扯下的1万次120度摇摆而不断裂。基于VOC的飞轮效应通过客户评价推动销售,销量增长又带来更多评价。
当消费者对产品满意时,更可能留下积极评价,长期积累形成品牌忠诚度。这种飞轮效应帮助安克创新在亚马逊上建立并维护品牌形象,持续吸引新客户并保持老客户忠诚。这一效果可通过高好评率产品来衡量。
② 深入洞察用户需求,打造差异化的新产品(2019年至今)
随着产品线的扩展和新兴市场的开拓,仅依赖VOC(客户之声)进行产品创新和更新已显不足。
2019年,安克创新推出了新的洞察系统——洞察2.0,整合了焦点小组讨论和专家访谈等传统用户研究方法,以更准确地捕捉用户的实际需求和痛点,从而更有效地指导产品创新。
通过市场研究、用户反馈和在线评论,公司识别出用户对移动电源的具体需求,包括更快的充电速度、更长的电池寿命和更轻巧的设计。
基于这些发现,安克创新将移动电源定位为“快速、高效、便携”的电源解决方案,并着手开发和测试新产品,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确保市场竞争力。
2.关于组织改革,安克创新是这样做的
阳萌曾提到“要扩大草坪,就需要更多水枪”。安克创新的“浅海战略”就是在两年内为公司五个事业部增加了27个产品线,相当于为草坪增加了27把水枪。这样做的原因是,即使高层管理团队直接介入,也难以有效管理大量细分品类,企业内部的管理逻辑应与品类逻辑相匹配。超级品类的CEO需要亲力亲为,但安克创新有多个细分品类,CEO无法一一管理,因此需要建立企业的综合能力,赋能他人。
安克创新的价值观是“讲道理、求卓越、共成长”。“讲道理”指逻辑性、理性地思考;“求卓越”指执行时要超越自己、同行和消费者需求。创造者通常不拘泥于常规,善于从本质出发,找到突破方向,这种行为被称为“第一性”。例如,马斯克在造电动车时,通过回归基础原理,发现通过规模化和垂直整合可以大幅降低成本。
创造者还需要“求极致”的精神,追求超越消费者需求。安克创新的阳台储能产品就是一个例子,他们回归消费者需求,定义出符合需求的产品,并通过极致执行成为细分品类的领先者。
此外,创造者还需要“共成长”的特质,包括长期主义、持续学习和自我进化。安克创新通过赋能创造者,推动品类创新,并将剩余价值的大部分分配给创造者,以持续激励创新。例如,2024年6月,安克创新为超过1000名员工发放了额外的工资作为经营成果分享,并为新业务团队提供股份激励。
阳萌认为,只有吸引到优秀的创造者,才能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安克创新致力于成为赋能创造者的平台,推动细分品类的创新和商业成功。
3.改革销售渠道,规避潜在风险
大多数销售实体商品的企业都会面临建立销售渠道的挑战,而依赖单一渠道则增加了企业的潜在风险。
作为消费电子行业的领军企业,安克创新也不例外。
2021年,亚马逊严格整顿,导致跨境电商领域出现了“封店潮”。4月整治后,7月进一步查封关联账号,影响范围更广。亚马逊全球副总裁透露,5个月内关闭了约600个中国品牌的销售权限,涉及3000个卖家账号。
安克创新上市不到一年半,股价大幅波动,从2021年1月末的204.2元降至11月的88.38元。
为了重获资本市场信任,安克创新除了保持合规经营,还需降低对渠道的依赖。
当时,安克创新约三分之二的收入来自亚马逊,短期内分散业务并不现实。
怎么办?
只能逐步推进。安克创新至今仍在改造销售渠道:
一方面,积极拓展除亚马逊外的线上渠道,如eBay、天猫、京东等第三方平台和公司官网;
另一方面,线下渠道的收入贡献逐渐提升,2021年上半年占比约35%,较2017年提升了12个百分点。
结语
从现今的角度看,安克创新的海外拓展历程,犹如一部彰显勇气与不断革新的英雄传奇。
自初创起,安克创新便乘上了渠道电商的东风,凭借独特的充电产品闯入市场;
进入成长期,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广泛布局,精准满足海外用户的多样需求;
近年来,在调整阶段,公司积极应对渠道挑战,不断变革,减少对单一销售渠道的依赖,有效规避风险。
具体而言,安克创新始终围绕客户需求,依据市场反馈迭代产品,并推动组织变革,激发创新活力。
出海,是未来十年的重大机遇之一,与AI等智能化趋势并驾齐驱。安克创新等出海企业,拥有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勇于参与国际竞争,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致力于塑造国际知名品牌。世界与中国紧密相连,我们需要以更开放、更积极的心态,拥抱新一轮全球化。
这将是新时代的探险之旅,新时代的贸易纽带。尽管机遇与挑战同在,但对中国企业家和创业者而言,这是在全球舞台上大展身手、勇往直前的绝佳时机。
企业成功的路径千差万别,但停滞不前的企业,无论规模多大,终将被历史淘汰。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当今时代尤为重要。
免责声明
我们尊重每一位原创作者的心血,转载均注明文章作者及来源。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关于我们:
洞察全球商业规律与趋势、助力中国企业征战全球;我们提供出海一站式服务、目标市场出海深度考察与资源对接。

某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英才名匠”走进阿里巴巴
50位“英才名匠”优秀领军企业家到杭州万事利集团、吉利汽车集团、阿里巴巴集团、华立集团、娃哈哈集团、梦想小镇研修 !企业家参访标杆、学习标杆、超越标杆,先僵化、再优化,最后再固化。阿里巴巴集团是全球数字经济的标杆企业,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经验。目前已经发展为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物流骨干网、健康文娱、跨境贸易、人工智能等一系列业务的全球化高科技公司。学习阿里巴巴企业文化、管理三板斧和数字化,走进阿里巴巴游学。
参观比亚迪
比亚迪凭借硬核的作风和对技术执迷的追求,硬是从电池、汽车两个原本互不相干的领域杀出了一条血路,并且比亚迪超上汽,已经成为中国市值最大车企!企业家亲临比亚迪、参访标杆企业、学习标杆企业,不断对标,持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标一流企业经营管理实战经验,与一流道场中的专家对话,与同行者切磋,碰撞观点,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中突破经验的限制,用独特视角洞见商业本质,把握方向和格局,建立适应未来的新系统,实现增长。比亚迪凭借独特的垂直整合模式,成功打造了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创新平台,在IT、汽车等多个领域不断推出领先世界的
走进菲尼克斯
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目前在全球近四十个国家拥有子公司,五十多个国家设有代表处。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自1993 年扎根南京,坚定与中国产业共同发展,成为德国集团海外最大的研发和生产基地、集团三大竞争力中心之一。企业家参访标杆、学习标杆、超越标杆,先僵化、再优化,最后再固化。企业家亲临标杆,寻找与一流企业差距,建立追求卓越的思维模式;不断对标,持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发现和一流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背后的结构,有所创新与突破。
学习腾讯
企业家游学腾讯,参访标杆企业,标杆学习最好的方式是先僵化,再优化,最后再固化。腾讯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考察研学腾讯,学习腾讯的组织、文化和数字化创新,企业家学习标杆企业就是要走进标杆,学习原汁原味的标杆。企业家访学腾讯,提高认知和拓展视野,选择专业机构三体文明游学。
逃离“百度式”平庸:用终局思维打造不可替代的战略优势
终局战略为企业在不确定时代提供了关键指引,通过精准判断未来市场趋势,助力企业提前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从0到15亿:安克创新如何用“本土化”策略打开全球市场?
在许多企业为创新方向发愁时,安克创新的成绩令人羡慕。但我们不禁想问:它是如何做到的?一家跨境电商企业,是如何成功打造自有品牌的?在发展过程中,它克服了哪些挑战?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稻盛和夫:越难的事,越要做
标杆企业、标杆企业参访、游学、稻盛和夫、智能制造、标杆学习